【老人醫學專科系列】多重用藥,危機四伏
抱病的老人家常常藥會越吃越多
吃越多藥,越可能發生危險
這裡舉出五篇論文
讓大家了解老人家藥吃太多的嚴重性
1. 藥物過多的不良後果:
遵從率,住院率,用藥錯誤
(1) 用藥越複雜,不遵囑服藥和住院率都越高
(2) 與用藥相關的再住院是常見的
但可預防性也很高(5-87%, 平均69%)
(3) 護理之家因用藥錯誤而住院也常見
但不常造成死亡等嚴重併發症
而這一樣是可以預防的
2. 藥物沒有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也很常見
在門診的盛行率是1-37%
在護理之家是6-43%
最重要的風險因素是年紀和用藥數量
3. 在長期照護機構開立止痛藥
尤其是普拿疼和鴉片類
有逐年增加的傾向
其中鴉片類比較容易造成老人副作用
因此大家可以發現
用藥的數量和複雜度的增加
都會增加用藥錯誤與其它的健康問題
所幸大部分的問題
都是可以藉由藥物回顧與簡化來預防的
如有老人回顧與簡化藥物的需要
請讓家庭醫學科與老人醫學科的門診為您服務
#多重用藥
#老人醫學
服藥不遵從 護理問題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人醫學專科系列】多重用藥,危機四伏
抱病的老人家常常藥會越吃越多
吃越多藥,越可能發生危險
這裡舉出五篇論文
讓大家了解老人家藥吃太多的嚴重性
1. 藥物過多的不良後果:
遵從率,住院率,用藥錯誤
(1) 用藥越複雜,不遵囑服藥和住院率都越高
(2) 與用藥相關的再住院是常見的
但可預防性也很高(5-87%, 平均69%)
(3) 護理之家因用藥錯誤而住院也常見
但不常造成死亡等嚴重併發症
而這一樣是可以預防的
2. 藥物沒有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也很常見
在門診的盛行率是1-37%
在護理之家是6-43%
最重要的風險因素是年紀和用藥數量
3. 在長期照護機構開立止痛藥
尤其是普拿疼和鴉片類
有逐年增加的傾向
其中鴉片類比較容易造成老人副作用
因此大家可以發現
用藥的數量和複雜度的增加
都會增加用藥錯誤與其它的健康問題
所幸大部分的問題
都是可以藉由藥物回顧與簡化來預防的
如有老人回顧與簡化藥物的需要
請讓家庭醫學科與老人醫學科的門診為您服務
#多重用藥
#老人醫學
服藥不遵從 護理問題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美國轉診制度與急診 (下) //
又好久沒來更新了 今天一回到芝加哥就收到上個月的醫療帳單
(終於~~等了一個月 非常忐忑地打開希望不要看到太嚇人的金額)
趁著一點時差來把下集交代完畢
上集忘記的來這裡複習: https://goo.gl/yKVJ2u
總之 因為喉嚨深部長了一個大膿腫 所以診所醫師束手無策
只能幫我轉急診
繼上次在加州陪朋友去急診縫合的經歷
以為這次等候也會一樣順利 不會太久
(上次故事這邊: https://goo.gl/oge4YF )
但其實美國醫院也是有分等級的🏥
(這邊指的不是醫療機構的分級,而是有的醫院財力比較雄厚設備很新,甚至走進去像來到五星大飯店,服務的對象通常有所限制-依保險種類或大多是自費項目;有的醫院則是比較像地區綜合醫院,不新甚至有些會顯得有點舊,但其實是該地方醫療提供的主力,服務的是一般群眾包含沒有保險的人)
上次加州去的醫院比較是介於中間
而我這次就醫的則是偏向後者
———————————————————————
17:30 抵達急診
快速的在櫃檯報到後在檢傷區量好生命徵象掛上手環
急診的候診區小小的沒有比門診的大多少
但是擠了滿滿的病患
18:30 等了一小時終於被叫到名字
急診的NP問了詳細的病史後又回到候診區
本來以為會先處理發燒和痛到8-9分的問題
(超想吃止痛退燒藥)但是沒有...
20:40 繼續回候診區等 大約每一小時會被叫到櫃檯量血壓體溫
量了第二次後終於又被叫進去 這次是抽血和驗尿
然後終於打上留置針
(以為要給我藥了 但是還是沒有XD 點滴也沒有)
21:00 終於被帶到裡面的診間
換上病人服等候大約半個多小時終於先掛了點滴
22:30 接著仍然是持續地等待 護理師前前後後來了好多趟(給了我水和冰枕但是止痛藥只能等醫師) 到十點半才終於見到了住院醫師,做了簡單的評估和檢查但告訴我他要等主治醫師看過才能決定
23:00 十一點多終於見到了主治醫師,是位看起來非常精練的ABC女醫師,雖然中文不好但還是很堅持要用中文跟我解說. 到這邊確實放心了不少,但還是沒有吃到先前住院醫師說要開給我的止痛藥QQ
23:30 因為囊腫有點深,所以請來了放射科醫師推著超音波車來
三位醫師一邊照sono一邊討論待會要怎麼處理我的囊腫
00:00 終於服下了一顆止痛 打了一針嗎啡(待會要伸一根粗針到我的喉嚨的前置止痛作業)
00:20 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協力一邊是超音波探頭 一邊是粗針 還有一根抽痰管 一起伸進喉嚨要刺破我的膿腫 前前後後大概試了三輪(因為嘔吐反射實在很要命><)
最後打上抗生素 才終於是告了段落
14:20 最後抗生素打完
還有醫院的一些paper work及簡單衛教做完後出院
*出院後要持續吃的抗生素跟上集狀況一樣
沒有像台灣急診有24小時藥局出院順便拿藥
還是要自己跑一趟外面的藥局拿 但是三經半夜哪來的藥局有開門
沒錯! 那就要等到隔天 但是偏偏隔天是週日 宿舍附近藥局都沒開...
只好跑比較遠又有cover在學生保險裡的拿
———————————————————————
#花費
大家最好奇的應該是費用 急診總額是美金$2811.65 😱
但是還好一切轉診及就診醫院都是UI health體系和遵循學生保險規則走
所以最後自己要付的只有美金$50 (整個大大鬆一口氣)
另外藥師和藥費$10
先前診所看診費是美金 $117
一樣保險全額cover了 (所以只有付到藥費$10)
*但我的保費一個學期(不是一年喔)可是也要繳個六七百美金!😨😨
(相較於台灣 健保根本是佛心來著)
不過上次朋友在加州縫三針 扣掉保險後自己還要負擔美金將近$500
*美金:台幣=1:31
#反思
這次的候診時間真的是讓我見識到了,整體的流程還有動線的規劃跟上次加州的經驗相比,真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台灣的急診速度之快,一部分是我們的流程做得很流暢,一部分卻是建立在榨乾醫療人員的精力上
台灣急診的同仁很多在上班時間是喝一口水吃一口飯的時間都沒有
但這次等待醫師的時間如此長 其實一部分時間是剛好碰上他們正在吃晚餐
至於多久才是合理的等待時間? 依我在美國課堂上討論到的,大家是規劃在一小時內見到醫師為準
因為過長的等待時間 像我這次4個小時才被帶進診間,5個小時才見到醫師,而且發燒疼痛等了6個多小時才被處理 當時在候診區真的親眼目睹完全沒被治療的病人說等不下去直接走人的
至於上次在加州30分鐘內就見到醫師 3小時左右處理完畢出院 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
再來是醫療費用和轉診
雖然台灣健保是很多國家想效仿的對象
但是一個國家保險最後面臨快倒閉 還要依靠其他稅收跟壓榨醫療人員來維持下去
應該就不算是個很好的保險了吧!?
台灣醫療資源的浪費 和一直推動不起來的轉診制度 我覺得反而可以向美國借鏡
想要更快更好的醫療 小病想直接奔急診不願先去診所依循轉診制度 那就應支付更高的費用
.
最後讓我覺得美國最應該改善的是拿藥的部分
如前面所提到的 試想今天一個生了大病剛從急診出院超虛弱的病人
為了接下來的藥還要另外跑到藥局拿 美國交通真的不像台灣這麼方便,距離也通常都很遠 如果再加上遇到週末藥局沒開
我覺得病人醫囑遵從性差 服藥不規則等 完全是情有可原啊😓
.
小小的經驗分享
希望可以帶給大家更多的反思囉~
(終於交代完了 鬆一口氣😅)